本文由《秘書工作》雜志授權中國共產(chǎn)黨新聞網(wǎng)獨家發(fā)布,轉載請注明來源。
【編者按】為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理解和把握,本刊特設“學習典故”欄目,對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名言典故作匯總梳理,分專題予以刊登,以饗讀者。
1.咬定青山不放松
【出處】清代鄭燮(鄭板橋)《竹石》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巖中。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。”
【注釋】竹石:生長在石縫中的竹子。立根:扎根、生根。原:本來。破巖:破裂的巖石。磨:折磨、挫折。擊:打擊。堅勁:堅韌、剛勁。任:任憑。爾:你。
【解說】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,是說扎根在破巖中的竹子,任憑來自各方的狂風猛刮擊打,仍然堅定強勁。作者贊美竹石這種堅定頑強的精神,隱喻了自己的風骨。后常被用來形容立場堅定和在艱難困苦面前不動搖的意志。
引自《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》(2012年11月15日)
2.有志者事竟成
【出處】南朝范曄《后漢書·耿弇(yǎn)傳》:“將軍前在南陽,建此大策,常以落落難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”
【注釋】落落:形容孤高。
【解說】將軍從前在南陽的時候就提出了這項重大的計策,常感覺無人理解而難以實現(xiàn),如今看來,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會成功啊!
引自《促進共同發(fā)展,共創(chuàng)美好未來——在墨西哥參議院的演講》(2013年6月5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13年6月7日
3.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
【出處】《老子·六十四章》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【注釋】毫末:形容極細微的東西,此處指嫩芽小苗。
【解說】那合抱粗的大樹,成長于小芽嫩苗;那九重高臺,由一塊塊細土壘成;那千里之遙的行程,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。老子闡述了事物發(fā)展變化的規(guī)律,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,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和耐性,從小事做起,才可能成就大事業(yè)。
引自《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(2013年8月19日)
4.來而不可失者,時也。蹈而不可失者,機也
【出處】北宋蘇軾《代侯公說項羽辭》:“臣聞來而不可失者,時也。蹈而不可失者,機也。”
【注釋】時:時機。蹈:踏。機:機會,機遇。
【解說】來到了一定不要放棄的是時運,遇到了一定不要錯失的是機會。說明機會難得,不能錯過,多用來告誡人們抓住機會以成就事業(yè)。
5.圖難于其易,為大于其細。天下難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
【出處】《老子·第六十三章》:“圖難于其易,為大于其細。天下難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。是以圣人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”
【注釋】圖:圖謀,謀劃。為:完成,成就。作:興起,發(fā)生。
【解說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,在細微之處成就大事。天下的難事,必從容易的做起;天下的大事,必從細微處著手。說的是做任何事情必須從基礎入手,及早抓緊有利時機做好準備,而且要認真對待,不可麻痹大意。
4、5引自《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》(2013年11月12日)
6.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
【解說】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,不前進就要后退。
7.積跬步致千里
【出處】《荀子·勸學篇》:“故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”
【注釋】跬(kuǐ):半步(古代稱人行走,舉足一次為“跬”,舉足兩次為“步”)。
【解說】不一步一步積累,就無法行程千里;沒有小溪小河的積累,就無法匯聚成大海。引申為如果做事不從一點一滴做起,就不可能有所成就。
8.知之不難,行之不易
【出處】唐代吳兢《貞觀政要·征伐》:“貞觀二十二年,軍旅亟動,宮室互興,百姓頗有勞弊。充容徐氏上疏諫曰:‘……唯知之非難,行之不易,志驕于業(yè)著,體逸于時安。’”
【解說】知道這樣的道理并不難,但付諸行動卻不容易。
6、7、8引自《在山東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》(2013年11月28日)
9.不用揚鞭自奮蹄
【出處】臧克家《老黃?!罚?ldquo;塊塊荒田水和泥,深耕細作走東西。老牛亦解韶光貴,不待揚鞭自奮蹄。”
【解說】老黃牛好像也珍惜美好時光的寶貴,不用鞭子催促也會加快步伐努力向前。
引自《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》(2014年2月26日)
10.知其不善,則速改以從善,最要在速字上著力
【出處】《朱子語類·卷二十一》:“吳知先問‘過則勿憚改’。曰:‘程子所謂“知其不善,則速改以從善”,曲折專以“速改”字上著力。若今日不改,是壞了兩日事;明日不改,是壞了四日事。今人只是憚難,過了日子。’時舉錄云:‘最要在“速”字上著力。’”
【注釋】憚:害怕。吳知先、時舉:朱熹的學生。
【解說】吳知先問“犯了錯不要害怕改正”的問題。朱熹回答說:“程頤所說的‘知道自己的缺點應該快點改正,使自己向好的方向發(fā)展’,最難的就是在‘速改’兩字上用力。如果知道自己的缺點,今天卻不改正,那就會耽誤兩天的事;如果明天還不改正,就會耽誤四天的事?,F(xiàn)在很多的人有畏難情緒,混日子。”時舉記錄:“最重要的是在‘速’字上下功夫。”此段為朱熹與其學生的對話,說的是知道自己有缺點,就要抓緊改正,最重要的是立說立行、馬上就改。
引自《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》(2014年3月18日)
11.知行合一
【注釋】知:知識、理論。行:行動。合一:統(tǒng)一。
【解說】“知行合一”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,指理論與實踐相統(tǒng)一。
引自《特殊的朋友,共贏的伙伴》——在法國《費加羅報》的署名文章(2014年3月25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14年3月26日
12.行百里者半九十
【出處】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五》:“《詩》云: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。’此言末路之難。”
【解說】一百里的行程,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。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難,越要認真對待、努力去做。
13.鑿井者,起于三寸之坎,以就萬仞之深
【出處】北朝齊劉晝《劉子·崇學》:“故為山者,基于一簣之土,以成千丈之峭;鑿井者,起于三寸之坎,以就萬仞之深。”
【注釋】為:指堆、造?;?開始于。簣:竹制的容器。峭:陡直的巖壁。三寸之坎:喻很淺的小坑。就:成。萬仞:喻極深,仞,古代計量單位。
【解說】堆山的人,從堆一筐泥土開始,最后堆成陡高的峭壁;鑿井的人,從挖很淺的土坑開始,最后挖成萬丈的深井。
12、13引自《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》——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(2014年5月4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14年5月5日
14.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
【出處】《舊五代史·晉書·安重榮傳》:“仰認睿旨,深惟匿瑕,其如天道人心,至務勝殘去虐,須知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。”
【注釋】仰:放在動詞前,表示恭敬。睿旨:尊稱皇帝詔令。匿瑕:掩藏缺點,指包容。
【解說】指的是時機難得不可錯失,錯失了就不會再有。比喻要善于抓住機遇。
15.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
【出處】《荀子·勸學》。
【注釋】騏驥:指駿馬,好馬。駑馬:指劣馬,走不快的馬。鍥:用刀子刻。鏤:雕刻。
【解說】駿馬一躍,也不會達到十步;劣馬跑十天,也能跑得很遠;雕刻東西,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,朽木也不會折斷;如果不停地刻下去,金屬和石頭都可以雕空。
14、15引自《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、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》(2014年6月9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14年6月10日
16.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
【出處】南宋祝穆《方輿勝覽·眉州·磨針溪》:“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,學業(yè)未成,即棄去,過是溪,逢老媼方磨鐵杵,問之,曰:‘欲作針。’太白感其意,還卒業(yè)。”
【注釋】老媼:老婆婆。鐵杵:鐵棒。卒業(yè):完成學業(yè)。
【解說】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再難的事也能成功。
引自《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》——在第六輪中美戰(zhàn)略與經(jīng)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(lián)合開幕式上的致辭(2014年7月9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14年7月10日
17.大廈之成,非一木之材也;大海之闊,非一流之歸也
【出處】明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。
【解說】高樓的建成不能依靠一根木材,寬闊的大海不是依靠一條河流的匯入。
18.為者常成,行者常至
【出處】《晏子春秋·內篇雜下》。
【解說】努力去做的人常??梢猿晒Γ痪肭靶械娜顺3?梢缘竭_目的地。
17、18引自《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(xié)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》(2014年9月21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14年9月22日
來源:《秘書工作》雜志
(文/ 長允 曉東 作者單位:山東省委辦公廳)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3weiphoto.com/showinfo-188-15913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