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(jié)將至,上個周末各地迎來了清明前第一個祭掃高峰。各地民政部門推出免費送鮮花、時空郵箱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,方便群眾寄托哀思。如北京八寶山殯儀館骨灰堂推出主題為“親情祭祀,水溶祭情”的追思活動,伴著悠揚的古琴聲,工作人員為逝者敬獻花籃、代誦祭文后,將寫有祝福語的千紙鶴、紙船緩緩放進小水潭中,紙鶴、紙船用水溶紙折成,遇水便會慢慢溶解。(3月26日央視新聞)
清明祭掃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(tǒng)習俗,也是一種慎終追遠、緬懷先輩的文化傳統(tǒng)。然而曾幾何時,清明期間各種祭掃陋習一度盛行,有的祭掃鋪張浪費,有的把祭祀變成封建迷信活動,還有的購買紙扎“別墅”“豪車”等冥物祭奠逝去親人……凡此種種祭掃陋習,不僅是對傳統(tǒng)習俗的誤讀,更是對現代文明的褻瀆。據報道,每年清明節(jié)前后,各地因上山祭掃引發(fā)的火災時有發(fā)生,有的甚至導致森林火災,涉事人員也受到責任追究。
清明祭掃重在“情”而不拘于“形”。時代在發(fā)展,社會在進步,祭掃方式也應與時俱進。正如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老山骨灰堂相關負責人表示,近年來八寶山殯儀館始終注重提升生態(tài)殯葬服務水平,將殯葬發(fā)展與節(jié)約資源和保護環(huán)境相結合,相比于焚燒冥幣、燒香化燭、燃放鞭炮等傳統(tǒng)祭奠,水溶祭祀更加生態(tài)、環(huán)保、文明,希望通過本次活動,倡導市民通過文明綠色低碳祭掃方式,表達對生命的敬畏、對已故親人的緬懷。
梳理媒體報道,一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鑒。在江蘇常州的一個墓園,工作人員組成的服務小組“代客祭掃”,為一些無法到場祭祀的親人提供祭掃服務,根據家屬要求準備祭祀用品,現場擦拭墓碑、敬獻鮮花、代讀家書等。在浙江德清下渚湖街道,志愿者們幫助村民把寫給逝去親人的信件投入時空信箱,表達對親人的哀思。一些墓地還在網絡上為逝者家屬提供寄存思念的平臺和祈福、記錄的載體,滿足他們緬懷先人、寄托哀思的精神需求。
讓文明低碳祭掃成為清明新風尚,不僅需要有關部門通過各種媒體,大力宣傳文明低碳祭掃觀念,更需要實實在在的殯葬服務,為人們文明低碳祭掃創(chuàng)造條件。今年清明期間,北京市東郊殯儀館推出了42項便民惠民措施,包括實行7×24小時便民服務,所有商品類收費標準下調10%,并提供免費單枝鮮花;免費骨灰盒、免費機打挽聯、免費復印和電話服務以及多款低價壽衣,還有免費喪禮策劃等,讓市民盡可能享受到多樣化的暖心服務。
近年來,從中央到地方都大力倡導移風易俗、文明祭掃,引導群眾破除陳規(guī)陋習。有關部門要嚴格規(guī)范殯葬服務行為,堅決糾正喪葬過程中的不正之風;殯葬單位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,大力推廣數字殯葬、網絡祭祀、“代客祭掃”等新型祭掃方式,并為群眾提供更多的便利,引導群眾自覺文明低碳祭掃,樹立移風易俗的祭掃新風尚。同時,強化群防群治,嚴厲打擊環(huán)境污染等各種違法行為,讓全社會的祭掃行為更加文明低碳。 (付彪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3weiphoto.com/showinfo-735-288928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
責任編輯 / 劉潔瓊